体育比赛直播_足球_波胆_买球_篮电竞_在线投注《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》白皮书发布
2025-08-22体育,足球,波胆,反波胆,角球,串关,大小球,世界杯,欧洲杯,比分,足球比分,赛事,足球赛事,电竞赛事,体育赛事直播,足球直播平台,世界杯直播,足球直播,体育直播,NBA直播,游戏直播,LOL直播央广网广州8月16日消息(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徐钡儿 实习记者邱映琦)8月15日上午,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》白皮书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。
《白皮书》共五章,包括发展背景、发展思路、发展模式、发展成效、未来展望,系统总结了“1364”广东绿色水经济发展路径(锚定“1个目标”、做好“3个统筹”、形成“6种发展模式”、取得“4项成效”),科学指导广东各地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水经济健康发展,让“点水成金、绿色兴粤”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好。
绿色水经济包括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水产业。其中,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新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、供水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、绿色水力发电等。新兴水产业包括优质水利用、滨水休闲康养、水上运动、水科技、水金融等。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化,实现绿色发展。新兴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,但基本处于起步阶段,需探索符合资源禀赋条件和当地产业布局的模式和路径。
发展绿色水经济意义重大。发展绿色水经济,有助于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,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河湖生态保护协调统一、协同共进;此外,绿色水经济通过培育“水+旅游”“水+体育”“水+科技”等消费新场景,将释放大量消费潜力;绿色水经济适应涉水消费升级的需求和趋势,重点促成一批重视河湖生态保护、资源利用率高、投资效益好的投资项目,充分激发民间投资动力,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,有助于形成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。
值得一提的是,绿色水经济落实“两手发力”要求,充分挖掘河湖和水利工程的资产价值,盘活存量水利资产,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;强化河湖岸线的保护和合理利用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,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广东省探索推广广东特色的绿色水经济发展路径,打造“两山”转化广东样本。
广东在推动绿色水经济发展过程中,不断优化发展思路,形成三个统筹发展思路。
一是统筹发展和保护,凸显绿色发展底色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严守生态保护红线;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严守防洪安全底线;坚持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,全面落实“四水四定”,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;坚持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机制,树牢安全发展理念。
二是统筹市场和政府,构建良好经济秩序。广东发展绿色水经济尊重经济规律,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作用。激发企业活力,高效配置资源;又充分发挥政府作用,鼓励试点先行,完善制度供给,优化服务指导,强化过程监管,形成既“放得活”又“管得住”的良好绿色水经济发展秩序。
三是统筹供给和需求,畅通经济良性循环。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、辐射作用大的领军企业,发挥带动效应;培育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,开展节水、水环境治理、水生态数字孪生水利等领域科技创新攻关及应用示范;积极创新河道资产产权改革、用水权改革、特许经营等机制;培育消费场景,释放内需潜力,因地制宜引入优质水产业项目,适度发展高端水、饮料、医药针剂、生态养殖种植等产业,提升绿色水经济整体效能。
2024年底,绿色水经济试点主要任务顺利完成,在系统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,《白皮书》提炼形成了六种绿色水经济发展模式。
水城融合发展模式是以水脉重塑城脉,协同联动生态廊道优化、生产动能更新、生活场景焕新等,推动河湖水系与城市功能深度互嵌,实现“以水兴城、水城共荣”。特色产业驱动模式是以区域产业为基础,精准定位水域岸线资源特色,纵向延伸产业链条、横向拓展功能融合,形成差异化产业发展优势,实现“优化整合、产业升级”。
工程盘活利用模式是以水库、水闸、小水电及堤防等水利基础设施为载体,通过景观营造、业态融合、文化挖掘等综合措施,盘活资产、打造品牌,进而反哺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管护,实现“盘活存量、反哺治水”。生态保护开发模式是以生态保护为导向,通过环境治理、创新机制等,培育特色生态产业,实现“护水生金、以金养水”。
优质资源增值模式是利用湖库优质水资源,开发矿泉水、直饮水、即饮茶等优质水产品,开辟医药用水、功能饮料等新赛道,培育一批区域知名水品牌,打造天然饮用水公共品牌和产业集群,实现“优水优用、生态溢价”。
文旅品牌赋能模式是以文化旅游为核心,在滨水空间设计中植入文化基因、活化历史建筑,营造文化体验、亲水休闲、夜间经济等特色消费场景,打造具有鲜明滨水特征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,实现“以水兴旅、水旅共赢”。
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,在“10+2”省级水经济试点的基础上,市、县同步开展109个试点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约120亿元,其中社会资本投资约占80%,并谋划了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。要总结为四个方面的成效:
一是拓展了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。绿色水经济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相关项目、资金、技术和人才等要素,加快向粤东、粤西、粤北生态优势地区流动,催生区域经济新增长点,有效助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。
二是打造了全民消费新场景。近两年,文旅类省级水经济试点共接待游客3500多万人次。水上运动持续升温、滨水文旅热潮涌现。每逢节假日,河畔、湖边、碧道游人如织、笑语不断,绿色水经济培育了新型消费群体,激发了消费新潜力。
三是开辟了社会资本投资新赛道。从投资占比来看,已完成的120亿元投资中,社会资本投资约占80%,政府资金撬动效应接近1:4;从运营情况看,水经济新业态项目产值从2022年的114.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9.2亿元,增长率179%,有效激活了社会资本投资动力。
四是激发了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水经济充分挖掘河湖和水利工程的资源资产价值,形成“以水兴产、以产引资”的良性循环,增强了水利自身造血功能,拓宽了水利投融资渠道,激发了河湖治理保护的内生动力。
《白皮书》指出广东将从强化顶层设计、完善体制机制、拓展发展模式、深化理论研究四个方面推动绿色水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
目前,广东省探索广东特色的绿色水经济发展路径,打造“两山”转化广东样本。